
在5月5日和17日,大连英博主场迎战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的比赛中,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分别以61,185人和61,135人的上座率,刷新了中超联赛历史第二和第三的上座率纪录。这一创纪录的上座率不仅吸引了京沪两地数千名远征球迷,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旅经济的发展,这与当前“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”的理念不谋而合。
据公开资料显示,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可容纳球迷6.3万名。本赛季首轮大连英博对阵长春亚泰的比赛,就有60,126名球迷入场,创下了中超联赛新高。而最近两场大连分别对阵国安和申花,上座率分别达到61,185人和61,135人,接近满座。尽管梭鱼湾并非中超容量最大的球场,但为何能连续创下上座率纪录呢?
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,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体育场举办足球比赛时,最多只开放80%的座位。例如,北京工人体育场可容纳6.8万名观众,但实际入场人数最高不超过5.44万人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,最终足球比赛的售票数量取决于当地管理部门。如果地方管理部门愿意,可以让更多球迷入场观赛。
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其入场观众人数并未受到所谓80%座位原则的限制。此外,客队球迷看台设置与主队球迷区域相连,安保人员维持秩序,至今未发生主客队球迷冲突。
中超赛会制期间,大连一直是联赛的赛会制所在地。在赛会制转为主客场的过渡阶段,大连也是最早允许球迷入场看球的城市。大连对待足球的观念值得其他中超球队所在城市借鉴。
大连最近两场中超联赛创造上座率纪录,国安和申花两支俱乐部的“远征军”功不可没。根据体育场实际开放情况,大连英博俱乐部本赛季可为客队提供最多2000张球票。国安和申花聚集了大量习惯远征的球迷,这批球迷消费力强,足球和中超联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。

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,国安远征大连球迷人数超过2000人,申花远征军更是突破3000人。申花球迷甚至出现了包机前往大连的情况。在上海往返大连的机票和两晚住宿费用至少2000元的基础上,加上餐饮、旅游等开销,3000人左右的远征球迷带动了千万元级别的消费。
如何拥抱赛事经济需要认真研究。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赛事经济发展,将体育赛事作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长点。中超联赛中,主场场均上座率超过4万人的球队包括大连英博、北京国安、成都蓉城等。高上座率的俱乐部,每场比赛的门票收入可达数百万元,整个赛季的收入可达数千万元,OD体育下载。
对于比赛双方两地的文旅来说,如何配合俱乐部为客队球迷提供便利,吸引更多客队球迷前来观赛,也是关键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,本地管理部门应更加开放地看待足球比赛,放宽入场人数等限制。同时,两家俱乐部也应尽可能宽限主客场对等接待球迷数量,为更多客队球迷提供便利条件,OD体育。
以申花最近两次大规模远征为例,大连方面为申花球迷安排了往返梭鱼湾足球场的接驳公交车,成都方面为申花球迷在体育场附近开设了第二现场,统一安排没有买到票的球迷集体观赛。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客队球迷的一致称赞。
一位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表示,对于足球赛事背后的经济,需要用更专业的态度来研究。例如,比赛时间的安排与赛事经济有很大关系。大连英博对阵国安和申花比赛创下上座率纪录,与比赛时间安排有很大关系。对此,俱乐部和当地文旅部门应考虑这些因素。